資訊 | 環境監測與大數據結合成趨勢
更新時間: 點擊:12804 所屬欄目:行業動態 Update Time: Hits:12804 Belong Column:Dynamic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》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,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,并提出建立全國統一的實時在線環境監控系統。那么,目前我國的環境監測系統處于怎樣的狀況?未來監測數據如何實現共享?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復盛對此作出了解析。
現狀:我國構建天地一體化監測體系
過去10年到20年,環境監測的項目少,監測的技術主要以現場采樣、實驗室化驗分析等基礎手段為主,時間頻率比較低,覆蓋的區域不全面,因此獲得的數據不足。比如過去大氣監測是以“1——4——7——11”(月)4個時段模式進行監測。水樣的采集則主要根據水期的豐水期、平水期、枯水期3階段進行采樣。污染源采取一年一次抽樣檢測。
現在,隨著自動監測、遙感、無人機等監測手段的發展,我國構建了天地一體化監測體系,監測頻率大幅提高,覆蓋區域更加全面。300多個地級市的上千個站點都建立了自動監測系統,每分鐘都有監測數據,每個月至少有80%以上至95%時間頻度的數據量,數據量非常大。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和污染源的連續自動化監測也有了很大進步。全國有一萬多個重點污染源,數萬套連續自動監測系統在運行。
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通知》對生態環境監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具體的指示,提出16字方針,即“全面布點,全國聯網,自動預警,依法追責”。未來,環境監控體系建設體系要形成以政府主導,部門協調,社會參與,公眾監督的新局面。
目前,數據監測首要解決的是數據從采集到共享問題,最終實現數據間的互聯互通,這對監測數據的利用至關重要。數據共享并不僅僅是指環保部門之間要實現共享,而是與之相關的海洋、水利、農業等橫向各部門的環境數據都要實現共享。目前我國有些地方和部門已經實現了數據共享,但更大范圍的共享和互聯還沒有做到。
《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》也提出到2020年,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要基本實現環境質量、重點污染源、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,各級各類監測數據系統互聯共享,監測預報預警、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顯提升,監測與監管協同聯動,初步建成陸海統籌、天地一體、上下協同、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,使生態環境監測能力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相適應。
解決:如何實現環境監測數據整合
第一,加強數據建設的頂層設計。如果頂層設計不合理,沒有統一聯網的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,沒有統一的數據方法,全國幾千個空氣監測點的數據、幾千個監測斷面的數據、幾萬個重點污染源的數據將無法對話、無法聯網,最終無法互通共享。這將會影響數據的進一步開發和利用,阻礙環保大數據的實現。
第二,建設數據保真的制度,建立在真實數據之上的數據整合、共享才有意義。數據整合過程前或者過程中,要制定一套科學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的方法,針對弄虛作假的相關人員要進行嚴肅處理或拘留,甚至進行刑事處罰。
第三,從環境質量的監測來說,包括大氣環境質量、水環境質量、土壤環境質量、生態狀態等環境質量監測,應該形成以政府為主導,資金方面由政府全力保證,委托第三方監測機構進行監測。數據應同時上傳到環境保護部和地方,實現一個數據源,兩個接收端,實現監測數據共享。
第四,從污染源監測來說,政府要對污染源進行監督性監測和執法監測,接受社會的監督。監測數據要上傳到當地的地方政府和上級環保部門。重點污染源安裝了連續自動監測系統,由企業負責監測或委托第三方監測,其監測數據要傳送給地方政府和環境保護部。
第五,從執法監測來說,環境監測工作要與環境執法部門形成緊密的互動,環境監測結果要在監測部門和執法部門實現共享。另外,在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置上也要實行監測,為應急處置提供科學依據。
環境數據整合的第一個方向就是讓數據“開口說話”。數據是一種資源,要進行深度的開發、加工、分析,為政府監管環境提供依據和服務。
第二個方向是數據要開放,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。未來,環保部門要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,由公眾和媒體來監督,一旦弄虛作假,環保部門要加大處罰力度、嚴肅查處。
再者,數據開放后也可以為企業、高校、研究所等機構提供資源,更大程度地挖掘數據資源的潛力,生產更多的數據產品,為環境管理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鑒。